“消費者到超市購買洗衣粉,哪個品牌不重要,汰漬、碧浪、奧妙,哪個都行”;“消費者購買牛奶也一樣,管它是伊利、蒙牛,還是光明”;“買彩電等貴重物品也不例外,長虹、康佳、TCL,哪個都行……”
不少企業(yè)的經(jīng)理人跟我訴苦,做品牌實在是太難了,不管你怎么做,對手馬上跟進,沒過一會兒,大家都“一個模樣”了,所以消費者也就對你無忠誠可言了。
聽到這番話,我一時難以給予明確的答復(fù)。因為,品牌雷同現(xiàn)象,在中國,乃至在世界范圍都很嚴重,確實一兩句話說不清楚。
從市場經(jīng)濟的游戲規(guī)則上看,在一個細分市場上,有老大,
就有老二,還有很多追隨者。這是正常的。然而,作為從事營銷工作的經(jīng)理人,卻不能因此而容忍自己的品牌和別人一樣。 任何品牌的目標顧客群都是由多個群體組成的:忠誠顧客、潛在顧客、特殊顧客或游離顧客等。他們之間的比例大小就能反映這個品牌的健康程度。顯然,忠誠顧客的比例越多,表明品牌競爭力越強,反之越弱。就拿上面所提到的顧客對汰漬、碧浪、奧妙等品牌的混合消費來說,也許更多是他們“游離顧客”的消費特征。他們的行為只能反映市場上的部分現(xiàn)象,絕不能因此而以偏概全。否則,和“盲人摸象”沒什么區(qū)別。
從營銷的角度看,品牌就是一個產(chǎn)品和服務(wù)給目標顧客帶來的核心利益,是企業(yè)為贏得目標顧客的“心”而做的所有營銷活動之源點。比如沃爾沃的“安全”、索尼的“娛樂、科技”、高露潔的“沒有蛀牙”等。有人說,這只是理論,無用武之地。其實不然。我們可以舉同樣的日化用品案例。
提起舒服佳和力士,大家都不陌生。雖然都是普通的香皂,但人們還是能區(qū)分出它們有什么不同:舒服佳提倡“殺菌”,而力士提倡“護膚”;舒服佳表現(xiàn)純真,而力士顯得性感;舒服佳總在孩子身上“做文章”,而力士總是用明星來代言。有這么鮮明的價值區(qū)隔和個性特征,還有多少顧客會任意選擇呢?
說得通俗一點,品牌經(jīng)營就是一種利益的持續(xù)提供方式。這種方式可以分兩種:一是提供利益的最大化;一是提供利益的差異化。利益越大,品牌生存的空間就越大(如快速提升規(guī)模);利益越獨特,品牌的生命力就越強(如高毛利率)。一個真正的品牌其實缺一不可。
很多品牌出現(xiàn)“品牌雷同”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做到了“利益的最大化”,卻沒有做到“利益的差異化”。有人崇洋媚外,把國際品牌想象成“神圣不可戰(zhàn)勝”。其實國際品牌也不一定都是成功的,比如雀巢牛奶在中國就是不如伊利和蒙牛做得好。仔細看就會明白,雀巢牛奶給同一個目標市場所提供的“利益”就是不如這兩個本土品牌多。伊利、蒙牛已經(jīng)是“天然”、“純正”、“實惠”和“好味道”的代名詞,而雀巢牛奶代表什么呢?僅憑“國際品牌”,短時間行,時間長了就不行。這就說明,當一個品牌缺乏足夠的“利益差異化”時,不管是什么背景的品牌,都會陷入困境。
那么,在市場上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“品牌雷同”現(xiàn)象的情況下,企業(yè)要想繼續(xù)活下去,該怎么辦?那只好在其它方面形成壁壘,比如,渠道壁壘、政策壁壘和文化壁壘等。如果你有這種壁壘優(yōu)勢,再好的品牌也難以跟你同臺競技。在中國農(nóng)村市場‘兩樂’不敵非常可樂的案例就是典型。但這絕不是因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消費者心目中不值錢了,而是一方面它們也許不準備大規(guī)模進入中國的農(nóng)村市場;另一方面它們做農(nóng)村市場也許真的不如娃哈哈有經(jīng)驗;還有可能存在其它原因。不管怎么說,消費者的耐心和忠誠是有限的,他們就算想喝可口可樂,但當?shù)刭I不到,也就換品牌了,不可能跑到另一個城市購買。
然而,企業(yè)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單純的追求那些壁壘。因為,那些壁壘不太可能永遠存在,如果你的品牌生命力不強,當那些壁壘將被一一攻克的時候,就是你倒霉的時候。
所以,營銷人員一定要為自己品牌找到足夠的“差異化利益”,在此基礎(chǔ)上將它“最大化”。這才是避免“品牌雷同”的根本出路。
包·恩和巴圖:著名營銷管理專家,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營銷策劃100人,暢銷書《中國營銷50問》的作者。個人信箱:enhebatu@263.net,個人博客:http://baoenhebatu.umgr.com